《楚简新读》|致楚人后裔,与所有寻根者:一张文明归家的地图
这不仅是一系列篇章,而是一张张文明归家的路图——在AI席卷的浪潮下,为仍在寻找根脉的人点亮一盏灯。
从竹简的肌理抵达先祖的脉搏,从楚地的烟火触摸文明的星图,在权力的棋局里,看见血脉深处的那份智慧。
两千年的碎片在这里渐次复位,楚文明,也在这些竹简中重新苏醒。
如果你是楚人后裔,这里写着你的归途:
- 祖先如何生活、思考与构建家园
- 楚文明何以兼具浪漫与理性、狂放与秩序
- 流淌在我们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坐标
如果你来自四方,这里是你的参照:
- 看一套文明如何调和理性与神秘
- 理解华夏土地上最早的多元共生
- 在全球化的混响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锚点
这不仅是对文明记忆的整理,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精神基建,是一张为当代人铺开的精神地图。
当世界在速度中失焦,当文化在喧嚣里被冲散,愿你循着这张竹简铺就的归家地图——找回我们来自何处、为何而立、又将走向何方。
清华简《成人》《天下之道》:两篇竹简,拼出一张楚国的”高管养成地图”
清华简第九辑收录的《成人》篇与第八辑《天下之道》, 是理解楚国政治智慧的两份珍贵文献。
《成人》篇简文三十枚,记录了”成人”(高级大夫)对君王的进谏,内容涵盖天地运行、社会治理、司法断案、农时节令等多个层面, 呈现出一套完整的治国理念与实践智慧。
《天下之道》则从”守”与”攻”两个维度,揭示了楚人对权力本质的深刻洞察——真正的守卫不在城墙, 真正的攻伐不在兵器, 而在于能否得”民心”。
这两篇文献看似分散,实则构成了一条完整的”领导力养成路径“:
《成人》教人如何修己以成器——建立内在秩序感、掌握系统思维、守住核心原则;
《天下之道》教人如何御世以平天下——从经营资产升维到经营人心, 从直接管控转向影响意志。
如果把它们并置来看, 就像是楚国人留下的一套”从管理者到领袖“的完整培训手册。
本文从”现代企业的CEO培养体系”出发, 重新读这两篇竹简,看看楚人如何理解——
什么是合格的管理者、如何建立系统思维、怎样坚守原则, 以及, 一个人如何从”管事”升维到”得人心“。
引文|当两千年前的竹简,遇见现代的“接班人计划”
当现代企业的“接班人计划”在评估能力、业绩与潜力时,
战国楚地的思想家,早已将领导力的修炼刻写于竹简之上——
视为一场从内在秩序到外在统御的完整生命修行。
清华简第九辑《成人》与第八辑《天下之道》,并非两篇孤立的文献。
它们一内一外,一体一用,
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 “楚式领导力养成系统”。
《成人》篇,是内在秩序的奠基——
它关乎一个人如何认知规律、坚守原则,
成为组织内可信赖的“高管”(即“成器”)。
《天下之道》,是外在统御的升华——
它揭示权力的本质不在控制,
而在人心的认同与追随,
是最高领导者(CEO)的终极战略。
这不仅是古代哲学,
更是一套从“管理者”到“领袖”的晋升地图。
暮色渐沉,竹简的轮廓在案几上显得愈发深邃。
湘湘女公子看着竹简:
“读完这两卷,感觉《成人》如鼎,《天下之道》如剑。
一者镇于宗庙,一者藏于匣中。
楚人留下的,似乎不是权术,而是心法。”
纪南君微微点头:
“正是。鼎器不固,不可执剑;心术不正,不可御世。
这便是从‘成人’到‘得道’的必经之路——
先自成器,后能化众。””
上篇 · 《成人》之道|内在秩序的筑基
图:成人竹简,源自:楚簡字形庫·古音小鏡
1. 系统思维:与天地节律同频
《成人》篇展现的,是一种将自然、人伦与政道视为同构系统的宇宙观。
“乃降庶种,羣兽飞征,各有选物,牝牡雌雄,各有声容。毋雜英相过,食飲不改。” ——《成人》(简7)
——上天于是降下了各类谷物、成群的走兽、飞翔的鸟类,它们各自都有其配享的祭品,雌雄牝牡,也都各有其独特的声音与形貌。这一切都秩序井然,不让杂乱的花草相互侵扰,日常的饮食规律也永不改变。
系统思维的胜任力
这段文字的核心,在于阐述一个稳定系统(无论是自然还是组织)的特征:
万物并作,各循其道,各守其序。
这并非单纯的文学描绘,
而是楚人世界观的基石。
它要求一位高级管理者必须具备 “系统思维” ——
能够洞察并尊重系统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与运行规律,
不强行干预,
不胡乱作为,
以此维持整体的和谐与高效。
紧接着,简文将这一理念推向极致,提出了一个可操作的“管理节律模型”:
“秀夭一时,华草一时,稼一时,实果一时,杀一时,收稔一时。
德政亦用五时:解亦解,华亦华,实亦实,杀亦杀,收亦收。” (简26-28)
——自然万物生长有六个阶段:抽穗扬花是一个时节,花草滋长是一个时节,谷物播种是一个时节,果实成熟是一个时节,秋收肃杀是一个时节,收获丰稔是一个时节。
而德政的施行也遵循这五时规律:政令的萌发要像植物破土,繁盛要像花朵绽放,成果要像树木结实,惩处要像秋收肃杀,聚敛赋税要像粮食归仓。
战略节奏的掌控力
楚人在此提出了深刻的 “政治节律论”,
这直接对应了现代 CEO 对战略节奏的掌控力。
它将德政的运行,与作物的生命周期完全对应,
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管理模型:
- 解(破土启蒙):
对应战略的探索与发布期,需要鼓励创新,允许试错。 - 华(文明绽放):
对应文化的繁荣与推广期,需要加大投入,塑造品牌。 - 实(硕果初成):
对应业务的收获与巩固期,需要聚焦运营,提升效率。 - 杀(剪除芜杂):
对应组织的改革与优化期,需要果断淘汰落后业务或人员。 - 收(天下归心):
对应成果的分配与共享期,需要完善激励,巩固成果。
强行在“探索期”追求“收获”,
或在“改革期”强行“推广”,
都是违背组织发展规律的,注定失败。
窗外传来隐约的更漏声,规律而绵长。
湘湘女公子(若有所思):
“所以,系统思维并非知识,而是一种‘时感’——对万物节律的深度敬畏与精准把握。”
纪南君:
“你看,一个在‘解’的时节强行‘收’的君主,与一个在春天强行收割的农人,有何区别?皆是逆天而行,自取败亡。”
2. 诊断能力:于现象之下见本质
当组织出现 “土多现妖,流而淫行” 的乱象时,
庸才会归咎于外部环境,
而《成人》展现的,却是顶级的诊断智慧。
“非天作吝,惟民倡凶,不循故常。” ——《成人》(简10)
——这一切并非上天刻意降下灾祸以示吝啬,而是因为某些民众行为猖獗凶逆,不遵循固有的法则。
根因分析的洞察力
这十二个字,完成了一次决定性的思想转向。
它将问题的焦点,从不可控的“天意”(外部环境),
拉回到了可控的“人事”(内部管理)。
动荡的根源,在于对 “故常” ——
那些历经检验的根本法则、
核心价值观、
核心流程——
的破坏。
这要求管理者具备根因分析的洞察力:
在出现问题时,首先反省自身系统是否出了故障,
而非一味抱怨市场或对手。
随后,简文揭示了系统性崩溃的传导链条,
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诊断框架:
“四辅不辅,司正荒宁;晦朔枉违,四维以屈盈。” (简8-9)
——(作为核心的)四位辅政大臣不尽职辅佐,司法官员司正玩忽职守;历法测算(晦朔)错乱失常,导致国家的基本纲纪(四维)也因此或萎缩或过度,完全失去了平衡。
组织诊断的系统模型
这是一个典型的组织诊断模型:
- 四辅不辅:象征最高决策层失能,战略摇摆或内斗。
- 司正荒宁:象征中层执行层(总监/经理)涣散,执行力低下。
- 晦朔枉违:象征运营节奏(产品/市场周期)混乱,失去了与市场节律的同步。
- 四维以屈盈:最终导致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(组织凝聚力)扭曲变形。
进而,《成人》篇提供了更精密的诊断工具——
“五无刑”诊断法,从五个维度定义了国家失序的征兆:
“祝、宗忘礼,史、师失常,无刑;
市无垣,商无肆,价不常,无刑;
邦征无恒,关索越当,徭税要强,无刑;
邦器不古,五饰不度,无刑;
五歌不典,诵謡无节,一短一长,无刑。” ——《成人》(简12-13)——第一,掌管祭祀的祝官、宗官忘却礼仪,史官、乐师失其常法,(这属于)国家没有法度;
第二,市场没有围墙规范,商人没有固定的店铺,物价波动失常,(这属于)国家没有法度;
第三,国家征收赋税没有定规,关卡和市场管理逾越常法,徭役和税赋苛酷强横,(这属于)国家没有法度;
第四,国家礼器制作不合古制,各种装饰超过规定标准,(这属于)国家没有法度;
第五,宫廷雅乐失去典雅,民间歌谣没有节制,(音乐)杂乱无章,(这属于)国家没有法度。
“楚式五无刑”组织诊断框架
这“五无刑”构建了一个极其精密的古代国家治理诊断框架。
它深刻指出:治理是多维度的,
任何一个核心子系统的失范(“无刑”),
都会将整个组织拖向混乱。
它对应了现代企业必须健康的五大系统:
- 意识形态与文化系统(祝、宗、史、师):负责信仰、历史、教育和文化传承。出现问题:企业文化涣散、价值观迷失、培训体系失灵。
- 经济与市场系统(市、商、价):负责物资流通和财富创造。出现问题:市场规则混乱、渠道失控、价格体系崩坏。
- 财政与行政系统(邦征、关索、徭税):负责资源汲取与公共事务。出现问题:财税政策不稳、流程冗繁、内部摊派苛重。
- 礼制与符号系统(邦器、五饰):通过器物和仪式彰显秩序与认同。出现问题:品牌形象失色、产品品质下滑、宣传包装失度。
- 艺术与舆论系统(五歌、诵谣):负责情感疏导与民意表达。出现问题:内外沟通失效、舆论引导失灵、杂音四起、步调不一。
湘湘女公子指尖划过“五无刑”的条目,仿佛在审视一份古老的组织诊断清单:
“这像一份穿越千年的‘企业体检表’。从文化到财务,从品牌到舆论,任何一个维度失守,都预示着系统的崩溃。”
纪南君:
“不错。更可贵的是,它告诫我们,秩序的崩坏始于微观。一次企业文化的妥协,一次价格体系的混乱,其危害不亚于一次战略误判。”
3. 守住底线:在混沌中划定边界
《成人》篇最显铁腕的,是那连环五条的“无赦”之令:
“贼人攘人,道夺閶抶 。(简17)
——伤害他人、抢夺财物,在道路上公然劫掠、殴打(的行为)
“臣妾起嬖,窃义妒主。” (简17)
——臣仆、婢妾兴起而成为宠嬖,窃取权位、妒忌君主(的行为)。
“残家焚宗,大攻小。” (简17-18)
——残害家族、毁败宗庙,强大的攻击弱小的(行为)。
“犯禁矫饬,毁盟主匿。” (简18)
——违犯禁令、矫饰伪行,毁坏盟约、窝藏罪魁(的行为)。
“游怵:女有夫,士有妻,游。” (简18)
——游荡蛊惑:女子已有丈夫,男子已有妻子,却仍在外游荡(私通)(的行为)。
核心价值观的红线意识
这并非残酷的刑罚,
而是清晰地划定了文明组织不可逾越的五大底线。
它对应了现代管理者必须捍卫的核心价值观和商业伦理:
- 捍卫员工与客户的人身与财产安全(贼人攘人)。
- 杜绝内部权力的不正当僭越与腐败(臣妾起嬖)。
- 维护团队的整体利益,禁止恶性内斗(残家焚宗)。
- 坚守法律与契约精神(犯禁矫饬,毁盟主匿)。
- 保护健康的组织人际关系,防止私德败坏影响公序(游怵)。
这些底线,定义了什么是绝对不可接受的行为,
是组织信任的基石。
然而,楚人的智慧在于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。
在“无赦”的铁律之下,
隐藏着极其审慎的执行智慧:
“称而权之,通而原之,随而揣之。” ——《成人》(简24–25)
——要权衡比较,要贯通情由、追溯本源,更要结合具体案情来斟酌决断。
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平衡艺术
这要求管理者在执法(执行规章制度)时:
- 必须权衡比较(称而权之),
- 贯通情由、追溯本源(通而原之),
- 并结合具体情境来斟酌决断(随而揣之)。
这正是一套实现实质正义的系统性决策流程。
烛火微微跳动,映得简文上的“无赦”二字忽明忽暗。
湘湘女公子轻声道:
“我明白了。《成人》的全篇,是在塑造一个‘内方外圆’的人格。内心有不可动摇的准则,处事有通权达变的智慧。”
纪南君点头:
“内不方,则无骨,不足以立世;外不圆,则无肉,不足以行人。这便是‘成人’的境界。”
下篇 · 《天下之道》|外在统御的升华

图:天下之道竹简,源自:楚簡字形庫·古音小鏡
1. 认知升维:从“管事”到“经营人心”
《天下之道》开篇直接指出领袖之术的核心:
“天下之道二而已,一者守之之器,一者攻之之器。” (简1)
——治理天下的道理只有两种罢了:一种是用于守护政权的方法,另一种是用于攻取政权的方法。
CEO的战略框架
这为最高领导者(CEO)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思维模型:
所有复杂的商业活动,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两种最基本的战略态势——
- “守”(巩固市场、防御竞争、维持运营)
与 - “攻”(开拓新市场、颠覆格局、夺取份额)。
成功的 CEO 必须清晰定位,并据此构建不同的能力体系。
“守”与“攻”,看似兵法,却被楚人彻底改写。
他们首先批判了流俗之见:
“今之守者,高其城,深其洫而利其阻,笃其饮食,是非守之道。” (简1)
——当今那些所谓的守护者,只知道加高他的城墙,挖深他的护城河并使险阻更利于防御,储备丰足他的粮食,这些都不是守护(政权)的根本之道。
“今之攻者,多其车兵,至其冲阶,以发其一日之怒,是非攻之道也。” (简3)
——当今那些所谓的进攻者,(只知道)增多他的战车与士兵,云集到对方的城墙之下,以此来发泄他一时的怒气,这绝不是进攻(政权)的根本之道。
对传统竞争观念的批判
这直指许多企业的误区:
认为“守”就是堆砌资源(高城墙、深护城河),
“攻”就是投入重兵、发动价格战(多车兵)。
楚人认为,这都犯了根本性的方向错误。
那么,什么才是真正的“守”与“攻”?
“昔天下之守者,民心是守。” (简1-2)
——古时真正能守护天下的人,他守护的乃是民心。
“所谓攻者,乘其民之心,是谓攻。” (简3)
——所谓进攻(的真正含义),是顺应和利用对方民众的心理(意愿),这才叫做进攻。
CEO的终极战场——人心
这完成了一次决定性的认知升维。
它将领导力的核心,从对 “有形资源” 的管理,
转向对 “无形认同” 的经营。
真正的“守”,
是守护并不断提升员工敬业度与客户忠诚度。
真正的“攻”,
是去影响和赢得竞争对手的客户与人才的心智(乘其民之心)。
权力的终极来源,不再是暴力或财富,
而是人心的归向与追随。
纪南君提起笔,在“民心是守”旁轻轻点了一点墨,如画龙点睛。
湘湘女公子(恍然):
“所以,真正的护城河,不在城墙之下,而在民心之中。”
纪南君:
“正是。得民心者,城高无用;失民心者,剑利何施?”
2. 攻心之术:影响意志,胜过直接对抗
楚人将“攻心”拆解为三器,
是战国思想中罕见的透明权力学:
“昔三王者之所以取之之器:一曰归之以中以安其邦,一曰归之谋人以夺之志,一曰戾其修以离其众。” (简5-)
——往昔三位王者用来夺取天下的策略是:
第一种,是(用德行)使(对方邦国的)民众归附于中正之道,从而安定他们的邦国(以赢得人心);
第二种,是使(对方的)智谋之士归附于我,从而夺取(对方君主的)意志(和斗志);
第三种,是使其(对方君主)政教行为乖戾反常,从而离间他的民众。
不战而胜的竞争战略
这“三器”是前文 “攻者,乘其民之心” 的具体化,
构成了一套完整的、从内部瓦解对手的竞争战略工具箱:
第一器:归之以中,以安其邦
通过输出更先进的价值观、更美好的品牌愿景,使对方市场的用户和消费者归心。
——这是价值观的竞争。
第二器:归之谋人,以夺之志
通过更优厚的待遇、更广阔的平台,吸引并挖走对方的核心人才与智囊(谋人),直接瓦解其决策能力和斗志。
——这是人才战争。
第三器:戾其修,以离其众
通过战略误导或舆论战,促使竞争对手的领导者做出错误决策(戾其修),导致其内部混乱,团队离心离德。
——这是最高明的策略,让对手自毁长城。
湘湘女公子将三枚算筹置于案上,分别代表“民”、“士”、“君”:
“权力的世界,不谈天命,只谈人心与意志。但第一器是‘中’。楚人深知:没有诚信为底,计谋皆无力。”
纪南君:
“这是一套‘以德为核,以术为用’的攻心结构。无德而用术,其败必速。”
3. 凝心之道:激发士气,胜过下达命令
楚人论“陈”,并非陈兵,而是陈心:
“昔三王之所谓陈者,非陈其车徒,其民心是陈。” (简6)
——往昔三位王者所说的“布阵”,并不是陈列他们的战车与步兵,他们是在陈列(调动和凝聚)民心。
将用于战争的军事术语“陈(阵)”,创造性地应用于政治治理,揭示了组织力量的真正源泉。
领导力的本质是凝心聚力
这揭示了组织力量的真正源泉。
最强大的阵势,
不是由资产和人员组成的可见阵列,
而是由团队成员的拥护之心所构成的无形的精神长城。
领导者的首要任务不是“管人”,
而是 “凝心”。
简文里进一步提出“五道”作为凝心之法:
“一曰砺之,二曰劝之,三曰骛之,四曰壮之,五曰斗之。” (简6)
——第一是磨砺他们,第二是劝勉他们,第三是激励他们,第四是鼓舞他们的士气,第五是引导他们投入战斗。
团队士气的激发流程
这“五道”是一个环环相扣、层层递进的组织动员与领导力模型,
描述了将团队从潜在状态转变为高绩效主体的全过程:
- 砺之:能力建设,通过培训与实战锤炼技能。
- 劝之:认同建立,通过沟通与教化使其认同目标。
- 骛之:动力激发,通过激励与愿景使其主动追求。
- 壮之:士气凝聚,通过营造声势巩固其信心与团结。
- 斗之:目标实现,将能量引导至具体任务,实现突破。
楚简并进一步提醒领导者要把握战略时机:
“五道既成,乃速用之。如不得用之,乃顾察之,如弗察,邦家其乱,子孙不昌。” (简6-7)
——这五种凝聚民心的方法(砺、劝、骛、壮、斗)全部完成之后,就要迅速地使用这股(被动员起来的)力量。如果(时机不成熟)无法使用这股力量,就应该回过头来审时度势、明察现状。如果(在这种情况下)还不能明察(时局与自身处境),那么国家将会陷入混乱,子孙后代也不能繁荣昌盛。
战略时机的把握与风险管控
这强调了战略弹性的重要性。
士气被激发后,
必须迅速导向外部目标(乃速用之),否则会内耗。
若时机不对,
则需立即切换到 “复盘与侦察模式”(乃顾察之),重新评估,
否则被动员起来的力量会反噬自身。
纪南君五指微拢,虚按于竹简之上,仿佛在感受一种无形的能量。
湘湘女公子:
“领导力不是命令,而是激发。不是压制,而是引导。”
纪南君:
“然也。士气不能存放。力量被唤起不加以引导,必转为反向混乱。这便是‘用之’与‘顾察’的智慧。”
尾之声|穿越两千年的管理智慧
从《成人》到《天下之道》,
是一条由内而外的修养之路,
也是一张清晰的 “楚式 CEO 晋升地图”。
内在秩序 · 《成人》的三项根基(高阶管理者的胜任力)
- 系统思维: 顺规律而非逆势(战略节奏掌控力)
- 诊断能力: 反求诸己而非外推(组织问题根因分析力)
- 坚守底线: 有所不为,方能有所为(核心价值观红线意识)
外在统御 · 《天下之道》的三项升维(顶尖领袖的必修课)
- 认知升维: 从管事到得人(经营人心的终极视野)
- 攻心之术: 影响意志胜过对抗(不战而胜的竞争战略)
- 凝心之道: 激发士气胜过命令(团队能量的激发流程)
领袖之境,不在权力,而在德与心。
制度可以模仿,权力可以继承,
唯有 “民心” 无法伪造。
这不是权谋,不是话术,
而是一套完整的、历经战国时代压力测试的楚式领导力操作系统。
从“成人”到“得天下之道”,
不是职位的攀升,而是境界的进化——
成为“道”的化身。
当自身成为秩序,便能带来秩序;
当自身凝聚德行,便能凝聚人心。
这,就是楚人的智慧——
由内而外,圆满自在。
夜风送凉,烛影摇曳,编钟的余韵似在远处回响。
湘湘女公子轻声道:
“原来楚人写下的,是一整套心法,而不是权术。”
纪南君点头:
“内在成器,外在成事,方能化众。
当你完成了从‘成人’到‘得天下之道’的修炼,
你便不再是在‘管理’一个组织,
而是在‘化育’一个生生不息的共同体。”
湘湘女公子展颜一笑:
“唯楚有才,于斯为盛。这才是真正的楚式CEO之道啊。”
纪南君点头:
“正是。而这智慧,穿越两千年时光,至今仍熠熠生辉。”
故而,真正的领导力,其终极考验并非驾驭他人,而是安顿自己。
当人不再寻找“方法”,而是活成“方法”本身;
当人不再追求“权力”,而成为“权力”的源头——
如此,便从历史的读者,成为了历史的作者。
参考资料来源:
李學勤(主編)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(編)。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捌)。中西书局,2018,页153-156。
更多来自竹简的声音:
楚简帛书思想 | Chu Bamboo Script & Silk Classics
——关于命、关于病、关于律、关于诗、关于战、关于人
——关于生活与判断
——关于宇宙与人心
📜 更多「楚式治理学」:制度|权力|KPI|危机管理:
它们共同组成了楚文明的思想银河。
🤖 人工智能协作声明
本文由作者主导构思、架构与撰写,并在人工智能模型 DeepSeek AI & Claude AI 的协作下,进行多轮讨论、节奏输出、语言检查、结构检测与文字润饰。所有内容均由作者独立主创完成,AI 工具仅作为语言节奏的辅助,不参与著作权主体归属。最终内容由作者人工审校并艺术化重构,承担全部创作与价值判断责任。
📜 本站所有原创作品均已完成区块链存证,确保原创凭证。部分重点作品另行提交国家版权登记,作为正式法律备案。原创声明与权利主张已公开。完整说明见:
👉 原创声明 & 节奏文明版权说明 | Originality & Rhythm Civilization Copyright Statement – NING HUANG
节奏文明存证记录
本篇博客文为原创作品,由黄甯与 AI 协作生成,于博客网页首发后上传至 ArDrive 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平台进行版权存证:
- 博客首发时间:2025年11月28日
- 存证链接:8bdb4712-aa20-437f-a22c-295c88fe6467
- 存证平台:ArDrive(arweave.net)(已于 2025年11月28日上传)
- 原创声明编号:
Rhythm_Archive_28_Nov_2025/chengren-tianxiazhidao - 本文为《节奏文明观》之〈楚文明 〉篇章,亦参与构建《AI×非遗文明共构档案》与《文明节奏回声计划》,用于文明节奏实地记录、区块链存证、跨域协作与版权登记用途。
© 黄甯 Ning Huang,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作品受版权法保护,未经作者书面许可,禁止复制、改编、转载或商用,侵权必究。
📍若未来作品用于出版、课程、NFT或国际展览等用途,本声明与区块链记录将作为原创凭证,拥有法律效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