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帝香長歌》|降真香 · 武則天 · 鄭西鐵路

牡丹初放,香氣已遠。埋於帝王之志,盛開在洛陽之巔。本篇探尋的是「武則天登基」,開篇便回望那場顛覆千載的加冕。古代,降真香本是皇室專用之香,尋常百姓無緣得聞,甚至連達官貴人亦需極高賞賜才能一窺其韻。據《道藏》記載,漢武帝曾在封禪泰山時,特別焚燒降真香為靈獻;因為道教尊降真為靈香,自此以後,凡朝代祭拜天地,必以降真香為先。這段歷史,將降真香的尊貴地位定格於王權與天地之間,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氣息象徵。傳說武則天即位大典前夕,亦特命宮中焚燃降真香。這種被譽為「香之尊者」的神物,在九重宮闈間縈繞,如同女皇手中緊握的權柄,層層疊疊,直上天聽。聖曆元年(698年),武則天從東都洛陽,乘鑾輿前往神都大朝會。她攜帶著世間最珍稀的寶物,亦懷抱著心中不滅的香魂。當年,自龍門石窟到天堂明堂,一路焚香為引,那縷降真之氣,穿越宮闕樓台,也穿越了千年滄桑。彼時的洛陽,城高池廣,萬國來朝。女皇披鳳袍、持寶劍,頭頂帝冕,一步一香,一香一國。降真香在她手中,不僅是驅邪辟穢之物,更是凝魂養氣的力量。香氣所至,群臣低首,天下生輝。她懂香,更懂得以香馭心。降真香,便成了她隱形的帝國權杖。千年以後,一條新鐵路從中原啟程,鋪向千里之外。它就是—鄭西高鐵。今日坐在高鐵之上,自鄭州至西安,時速350公里,約兩小時多即至。而當年武則天的儀仗車駕,步步為營,寸步千金,每一處駐足,都伴隨著降真香煙緩緩升起,既是香火,也是氣場。若說鄭西高鐵是現代的絲路動脈,那降真香,便是千年前無形的絲路。一縷縷幽香,早已將洛陽、長安,乃至整個盛唐,密密相連。洛陽牡丹花會時節,城中再燃降真香,空氣中浮動著古老的馥郁—那不是尋常花香,而是帝王氣韻。是武則天拂袖而過的餘香,是降真香千年不滅的證明。在高鐵呼嘯而過的河洛大地上,若你閉眼靜聽,仍能隱隱聞見那縷遺世而獨立的香氣。它記得武則天第一次站上帝位時的氣息;它記得洛陽城萬國來朝、天上人間的盛景;它也記得,一位女子,如何以香為劍,以心為印,開創出獨一無二的光輝時代。降真香不只是香,它是信念的凝結,是無聲的誓言。而鄭西鐵路,不只是速度,它是時間的橋樑,讓千年前的香魂與今日的風景,再次交會。若你路過洛陽,別忘了在牡丹花下深吸一口氣。你聞到的不只是花香,是那場歷史大夢的回聲,是武則天千年後的自白:「我在香氣中,看見了自己的王朝。」 唐代曹唐 《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》 其三仙老闲眠碧草堂,帝书征入白云乡。龟台欲署长生籍,鸾殿还论不死方。红露想倾延命酒,素烟思爇降真香。五千言外无文字,更有何词赠武皇。 其三仙老悠閒高臥碧草堂,忽接天帝詔書,徵召前往白雲仙鄉。龜臺上欲登錄長生仙籍,鸞殿中仍探討不死秘方。想暢飲紅露延壽酒,焚素煙降真香以通神。《道德經》五千言外已無需文字,還有何話能贈予武帝?唐代詩人曹唐在《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》中寫道,言語已無法盡述對武皇的敬仰之情,唯有延命酒與降真香,方堪為至高無上的獻禮。資料來源: 一代女皇武则天独享降真香的秘史 降真香 · 武則天 1.降真之香,不以芬芳取勝,而以氣韻長存。真正的帝王香,不在爭奇鬥艷,而在日月天成。2.上乘的降真材料,並非為了琢磨百刻而生,它自有千秋之命,不可拘於等差。3.降真香出自樹木深傷,武則天的帝業,亦是在千重誹謗與挑戰中熏成芳馥。4.沒有經歷血與火的樹,不會滴出降真;沒有經歷寂寞與背叛的人,不會締造帝業。5.降真香之醇,需要歲月長養,帝之王業,也是在一寸寸韶華裡砥礪而成。6.真正的降真,必經長年累月的傷痕累積;真正的女皇,也必飲盡孤寒之酒,方可坐擁天下。7. 早熟的沉香輕薄易碎;急躁的權柄浮誇短命。唯有忍辱負重,方可香馥千年。8.鄭西高鐵疾馳如電,卻無法跳過千年滄桑;就像今日再聞降真香,仍能嗅出武則天時代的烈烈煙火。9.降真香輕繞龍門石窟,亦輕拂天堂明堂。那不見的氣味,構成了看得見的盛世。10.當高鐵呼嘯過河洛之間,歷史於耳畔低語。每一縷降真之氣,都是一封千年前未寄出的信。 歌曲 《帝香長歌》|降真香 · 武則天 · 鄭西鐵路 鄭西鐵路…

0 Komment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