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海上芳香》|龍涎香 · 鄭和 · 杭深鐵路 · 泉州站

一縷來自海洋深處的異香,伴著七次遠洋的風浪歸來。在海風濕潤的日子裡,它似乎仍藏在泉州灣的潮聲中。那不是山野幽蘭的芬芳,也不是中原沉香的靜定,而是一種來自遠方、帶著鹽與琥珀氣息的夢——龍涎香。這篇尋香之旅,始於大明永樂年間,回望那場舉世罕見的遠航。鄭和,明成祖命下的「正使」,率船隊七下西洋,穿越南海、印度洋,遠達東非。他不是尋香者,卻帶回了東方未聞之香—龍涎香,一種從抹香鯨腹中誕生、經風與浪淬煉的海中異寶​。這香氣並非一見傾心,而是令人心悸的深沉。初聞時氣息腥鹹,若潮水翻湧,但越久越甘,餘韻悠長,有如沉香,又似乾玫瑰揉碎後的殘夢。這香,是香水的靈魂,是定香的帝王​。在大明,它被視為貢品與寶物;在西洋,它是皇室與神祇的氣息。龍涎香之名,也因此與鄭和一同,嵌入泉州港的浪花與甲板的裂縫。鄭和不是香師,卻是橋樑。他的船艦不只帶回異獸、寶石與香料,還帶回了文化的碰撞與融合—其中最幽微卻最長久的,就是這縷海之香。據說他初抵阿拉伯時,當地王室以龍涎香相贈,他未言語,僅焚一縷香,便知這味道將與大明有不解之緣。七次遠航,每一場啟程都伴隨焚香儀式。水手們在船頭敬香,祈求風平浪靜,而那香,不再是家鄉的龍腦或丁香,而是從海鯨腹中取出的異國魂魄。杭深鐵路今日自泉州駛過,東起杭州,南至深圳,銜接海絲故地。當年寶船啟航於泉州,風帆千里;若香氣能言,它會說:我見過那個從不畏浪的男人。泉州站,是今日高速鐵道的節點,也是昔日「海絲」的起點。站前月台人來人往,而某個角落,或許還殘留一縷龍涎香的氣息—不是誰刻意留下的,而是歷史本身的記憶。如果你經過泉州,不妨在站內找一處安靜,閉眼深吸。你聞到的不只是風中淡鹹的濕氣,而是來自幾百年前的一聲低語:「啟航。」龍涎香不是為了取悅嗅覺而存在的,它像鄭和的遠航—沉穩,堅毅,帶著不可測的深意。不是為了香,而是為了遠。如今的泉州,是高鐵與手機訊號交織的城市;而在它的根部,埋藏著一段與海洋、與香氣、與信仰交會的記憶。龍涎香,從不輕易顯露,它的珍貴,源於等待。如同鄭和每一次啟航前的凝望——他望著海,但心之所至,是天下太平、萬邦來朝。那一縷香,是他與風浪的契約,也是他與大明的承諾。香未盡,人未忘。杭深鐵路行過的,是現代;但那條線路之下,藏著一條舊時的航道,那是鄭和走過的海路,也是龍涎香飄過的方向。 費信《星槎勝覽·龍涎嶼》卷一 記述龍涎的採集和售價:「龍涎嶼:此嶼南立海中,浮艷海面,波擊雲騰。每至春間,群龍所集於上,交戲而遺涎沫,番人乃架獨木舟登此嶼,採取而歸。設遇風波,則人俱下海,一手附舟傍,一手揖水而至岸也。其龍涎初若脂膠,黑黃色,頗有魚腥之氣,久則成就大泥。或大魚腹中剖出,若斗大圓珠,亦覺魚腥,間焚之,其發清香可愛。貨於蘇門之市,價亦非輕,官秤一兩,用彼國金錢十二個,一斤該金錢一百九十二個,准中國銅錢四萬九十文,尤其貴也。」譯文:記錄龍涎香的採集方式與售價如下:龍涎嶼,位於南方海中,浮現於海面上,海浪拍打時雲氣翻騰。每年春天,傳說中群龍會聚集在這座島上嬉戲,並留下唾沫(龍涎)。當地人就用獨木舟登島採集這些龍涎。如果遇上海上風浪,人們便會跳入海中,一手抓住船邊,一手划水返回岸邊。剛採到的龍涎像脂膠狀,呈黑黃色,帶有魚腥味,久而久之會變成像泥狀的固體。有時也可從大魚腹中剖出,形似大如斗的圓珠,也有腥味,但焚燒時會散發出令人喜愛的清香。這種香料在蘇門答臘的市集中銷售,價格非常昂貴。按當地官方秤重,一兩龍涎需用該國金幣十二個來購買;一斤則需一百九十二個金幣,折合中國銅錢四萬零九十文,極為珍貴。資料來源:龍涎香 《天香·詠龍涎香》 宋代 王沂孫 孤嶠蟠煙,層濤蛻月,驪宮夜採鉛水。訊遠槎風,夢深薇露,化作斷魂心字。紅瓷候火,還乍識、冰環玉指。一縷縈簾翠影,依稀海天雲氣。幾回殢嬌半醉。剪春燈、夜寒花碎。更好故溪飛雪,小窗深閉。荀令如今頓老,總忘卻、樽前舊風味。漫惜餘熏,空篝素被。譯文:孤獨聳立的海中礁石上繚繞著濃煙,層層雲濤蛻盡,淡月浮現。鮫人趁著夜晚,前往驪宮採集如清淚般的龍涎。風送竹筏隨著海潮遠去,夜深時,龍涎與薔薇花的清露一同研煉,化作心字形篆香,令人淒然魂斷。龍涎裝入紅瓷盒後以文火細烘,又巧妙地製成精緻的指環。點燃時,一縷翠煙縈繞於帷幕之間,彷彿是海氣與雲天交融之景。資料來源:天香·咏龙涎香 鄭和 · 龍涎香 01|合福高鐵穿山越海,龍涎香在鋼軌中蘇醒。千年風骨,一日抵達未竟的航程。02|鄭和焚香啟航,泉州港潮聲依舊。香氣未散,只是換了方向奔走。03|龍涎沉海三十年,不語也自香。高鐵一啟,歷史從此不再慢講。04|香自傷生,船自風來。鄭和與龍涎,都不怕被時間埋。05|泉州站外車聲隆隆,城中暗藏異國餘韻。那是香氣的回音,是歷史的喘息。06|不是所有遠方都需啟程,有些香,留在記憶裡更濃。07|明朝有香出西洋,今日有鐵入山廊。一脈香魂,一線時光。08|高鐵穿越的是地理,香氣穿透的是靈魂。鄭和的軌跡,今人未必能聞。09|焚香處,曾是風浪起處。如今是票閘開合的日常無數。10|有些香,千里而來不言語;有些人,千帆過盡不曾回。 歌曲《海上芳香》|龍涎香 · 鄭和 · 杭深鐵路 · 泉州站 杭深鐵路 杭深鐵路之旅|穿越東南沿海的速度與風景乘坐杭深鐵路,就像沿著中國東南海岸線畫出一條優美的弧線。這條被譽為「東南沿海大動脈」的高鐵,北起浙江杭州,南至廣東深圳,是中國「四縱四橫」快速客運網絡的重要一橫,也是上海至深圳的重要連接線路。杭深鐵路建設始於2004年12月24日,從溫州至福州段開工,到2013年12月28日,廈門至深圳段正式通車,歷時近十年,終於全線貫通。如今,從杭州東站出發到深圳北站,全長約1464公里,沿途設有56個車站(其中包含2個預留站),串聯起長三角、閩南地區及珠三角三大經濟圈,讓人員、物資流動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。坐在車窗旁,可以感受到速度與城市風景交織的節奏變奏。杭深鐵路段的設計速度令人驚嘆——從杭州東到寧波站,設計時速高達350公里,運營時速可達300公里;寧波至廈門北站段設計時速250公里,運營時速200公里;而廈門北到深圳北站則以250公里的速度奔馳。不同路段使用的列車型號也各有特色。在杭甬段(杭州至寧波),我們搭乘的是流線型的CRH380BL型高速動車組,設計時速380公里,車廂內劃分VIP座艙、一等座與二等座,舒適且寬敞。甬台溫線與溫福線,則是熟悉的「和諧號」與「復興號」動車組,型號包括CRH1、CRH2、CRH380系列及最新的CR400BF型列車,有時還能見到重聯運行的壯觀畫面。福廈鐵路與廈深鐵路上,同樣奔馳著和諧號系列列車,搭載著來自青島四方、中國南車、日本川崎重工共同研製的技術結晶。從繁華都市到濱海小城,從蒼翠山巒到遼闊海岸,杭深鐵路讓我們在高速中體驗沿途的變化與美好。如果你選擇在泉州、廈門、汕頭、深圳這些城市停靠,每一站,都藏著一段關於海上絲路、文化交融與現代繁榮的故事。這不只是一趟列車之旅,更是一次東南沿海的縮影穿行,一條連接歷史、現代與未來的流動長詩。資料來源:杭深鐵路 &…

0 Komment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