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幽光初启》| 玄色 · 漆器 · 合福铁路 · 福州站
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纪录片《寻色中国》第一集「玄色」篇章。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玄,黑而有赤者为玄。”它是黎明前的天色,是道家“玄之又玄”的宇宙原点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玄色织金的宫衣包裹着元春盛极而哀的命运,而在福州,匠人用“黑压红”的漆艺将这一色调细腻呈现。今日,合福高铁驶入福州站,让这一抹沉静的玄色,跨越古今,缓缓显现。《幽光初启》,由此而生。 玄色 如果一种颜色可以通向宇宙的原点,那一定是玄。玄,非纯黑,亦非赤红,而是黑中带赤、未明未暗的过渡之色。如夜未尽时的天空,如黎明将启前的一线微光,它模糊、内敛,却拥有不可名状的深度与启示。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玄,黑而有赤者为玄。”玄不是终极的黑,而是光将生之际的颜色,是混沌初开的缝隙,是天地未分前,天幕低垂、星辰未显的神秘质地。其字形如悬垂之绳,象苍穹垂挂未明的色泽,幽远、未定,似有若无玄 《说文解字》。道家以“玄”寓道。《道德经》曰: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玄,是对万象未形、万言未发的状态之称,是大道之初,是自然、时间与宇宙运行背后的静默之源。在道的世界里,玄不是颜色,而是一种哲理的起点,是万事万物未曾具象之前的沉潜之境。玄色,因此不仅是视觉上的深暗,更是精神上的深思;不仅是自然的天象,更是哲学的起源。它含光于黯,蓄动于静,是东方文化中对“空”与“有”、“静”与“动”的深度体认。 红楼梦 · 玄色写人 在《红楼梦》中,玄色是一种不言自重的颜色。它不常现于篇首,却藏于人物命运的转折处。元妃省亲时所着“玄色织金”礼服,是全书中为数不多直接点名“玄色”的场景。表面看,是皇家体面的象征,玄色与金纹交织,肃穆庄严;但在色彩背后,却是层层堆叠的沉默与压抑。她虽贵为妃,却终身困于深宫,这一袭“玄衣玉带”,像是尊贵的袍,也是无形的囚笼。玄色,未明而深,不耀却重,正如她的命运:不生不死,不喜不悲。那既非喜庆的红,也非哀戚的素,而是夹在两者之间的空白——一种被权力包装的孤独,一种光影交错中的静默存在。曹雪芹以色写人,用“玄”渲染出元春命运的暧昧与无法言说。他不动声色,却在一缕色彩中埋下了“玄之又玄”的哲意——她的身份高悬,她的人生却沉入无声深处。玄色在此,不只是色,而是命运的语法,是沉潜的暗示,是宫墙深处无人能言的凉意。 节气中的玄色 玄属北,为水,为冬。它不仅是一种颜色,更是一种时令、一种天地运行的节奏。在中国古代节气体系中,冬属北,北为黑,黑而有赤者为玄。玄色因此成为冬之本色,是天地闭藏之象,是寒气沉静之中孕育的温柔光芒。立冬之日,古人着黑衣迎节,不为时尚,而是顺应自然、敬应时序的仪式感。在万物肃杀、阳气潜藏之时,玄色代表的不只是沉寂,更是一种静待复苏的力量。黑未成黑,赤未透出,玄色恰处于这一转折之间。它是寒冬深处的一线温意,是光明来临前的深潜等待,是天地万象静默中的缓缓运转。在节气的轮回中,玄色不显不耀,却自有其庄重的分量。它让人肃然,也让人安然,在天地合节的韵律中,守一段寒藏的岁月,迎一场新的生机。 福州漆器:黑中透红,色之玄也 福州,自古被誉为“漆都”。温润多雨的气候、丰沛的漆树资源,造就了这片土地与漆艺的深度缠绵。在这座城的老街深处,邱家三代匠人守着一间百年漆坊,以手中之工、岁月之火,把一滴树脂熬成一抹近乎“玄”的色泽【寻色中国】。脱胎漆器的制作,并非简单地涂黑,而是层层髹漆、反复打磨,将黑与赤调和于一体。看似黑亮的器表,在光线流转之间泛起红光,如黎明将至的天幕,亦如香炉未灭的微焰。这种“黑里带赤”的色,不显山不露水,却蕴含深沉,如同道家所言“玄之又玄”的幽微之境。福州漆器中的玄色,不只是色彩,更是一种温度,是时间沉淀后的细腻质感,是手艺与自然的默契共鸣。它压住红的张扬,透出黑的涵养,构成东方美学中最为含蓄的表达。黑不是冷,而是藏;红不是烈,而是润。玄色,于是成为一种“能藏能露”的色彩哲学,是文化的沉潜,是精神的回声。那不是涂色,而是注光。几十余道至上百道工序的反复髹制,让每一件脱胎漆器质轻如羽、坚如瓷玉,也让玄色在其表面流动成一种不言而喻的气韵。它不是漆黑的尽头,而是光未明时的一线静谧,是黑云背后的柔光,是器物与宇宙之间那段温和而深远的对话。 合福高铁 · 福州站:一抹玄色的归途 乘坐合福高铁,从中原出发,穿越群山云雾,驶入福州。这里,既是铁路网络中的一站,更是“玄色”落地的所在。在冬日傍晚抵达福州站,天色沉沉,不黑不明,仿佛整个城市陷入一种“未明未暗”的时空。海风湿润,云气流动,天边泛起微微赤意。此刻的福州,正是“玄”的气质本身——静而不寂,暗而含光。站在出站口远望,城市灯光未全亮,地面如墨、天光如绢,恰如福州漆器的色泽:黑里带赤,黯中藏暖。玄色,不再是抽象概念,而是现实中可触的温度——它藏在器物里,也沉在空气中,像是一种缓缓展开的文化气场。福州,是黑漆起笔之地,也是玄色重现荣光的源头。这里的匠人以时间为刃,以漆为墨,把宇宙的缝隙髹进每一道器物的纹理。而合福高铁,则如一条现代墨线,将传统工艺的细腻,送入疾驰的速度与光影之间。玄,是归途的方向,是千年技艺的延续,是沉静背后的力量,也是奔流中的片刻宁静。它悄然铺展在高铁车窗之外,在冬季福州的天幕之下,成为一场现代与古老、速度与缓慢、深色与微光之间的对话。 诗 读黄子实诗卷 宋代 吴泳…